文存阅刊版权信息

投稿邮箱 :bianji2@126.com

主管单位: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

主办单位: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

编辑出版:《文存阅刊》杂志社

国际标准刊号:ISSN 2095-8633

国内统一刊号:CN 22-1408/G0

期刊级别:省级

语   言:中文

周   期: 旬刊

出 版 地:吉林省长春市

开  本: 大16开

投稿邮箱 :bianji2@126.com

在线办公
联系我们

投稿邮箱 : bianji2@126.com

地址 :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 4646 号

网址: 《文存阅刊》杂志

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

时间:2020/12/09  点击:179


       

新华社武汉12月8日电(记者喻珮、黎昌政)记者7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,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发现取得阶段性成果,这一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。植物考古工作者认为,这是长江中游经测定证实的最早的粟遗存,是北方旱作农业传入长江中游的最早证据。

2015年开始,为配合湖北荆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,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。其间,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岭遗址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采集土样392袋,上自新石器时代的油子岭文化时期,下至战国晚期。

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、植物考古学专业博士姚凌说,通过植物考古常用的浮选法进行研究,发现了一批炭化植物种子,经鉴定,确认其中33粒为炭化粟粒。通过碳14年代测定及量化统计分析,考古工作者认为其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。

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说,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最早发现、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,是“屈家岭文化”的发现地和命名地。该遗址浮选所获大量农作物种子、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的稻谷稻壳痕迹,以及出土数量巨大的酒器陶杯,均是当地稳定农业生产活动的证据。

目前关于先秦时期农业的研究普遍认为“五谷”为水稻、粟、黍、小麦、大豆。结合近年对湖北江汉平原地区石家河遗址、城河遗址、纪南城遗址等的植物考古研究,考古工作者认为,最迟在东周时期,该地区已出现“五谷俱全”的农业种植形式。


本文由: 文存阅刊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

文存阅刊杂志社编辑部

2020/12/09

上一篇:葡萄美酒里的脱贫余味
下一篇:长江源头高清全景影像首次发布 首次拍摄到青藏高原特有珍稀哺乳动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