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管单位: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
主办单位: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
编辑出版:《文存阅刊》杂志社
国际标准刊号:ISSN 2095-8633
国内统一刊号:CN 22-1408/G0
期刊级别:省级
语 言:中文
周 期: 旬刊
出 版 地:吉林省长春市
开 本: 大16开
投稿邮箱 :bianji2@126.com
近日,在河北馆陶县天河村,各项端午文化活动逐渐升温。
村东种植着千亩艾草,夏日时节,浓绿如染,艾香袭人,游人如织。
“这艾草的叶子有点像羽毛,叶子每个裂片上都有2至3枚小裂齿。”一群古汉服装束的小学生,丝帕包头、褒衣广袖,向随行的家长们不断诉说着自己在艾园里的新发现。
馆陶县民间自古就有种艾、用艾的传统,相传“寿八百余岁”的彭祖曾在古馆陶教化百姓种植艾草,防病健体。当地也以艾草为载体,不断向人们传播着传统文化。
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;吾采艾兮,辟邪康养,百姓悦兮……”孩子和家长一边吟诵着在馆陶当地广为流传的艾草歌谣,一边采摘着芬芳艾草。
“五月五,是端阳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”孩子们除了要将采摘的艾草挂于门梁,以纳福祈祥,还要在村体验馆里尝试制作艾绒香包(见图)。这一活动在当地颇受欢迎。
轻挥木杵,细捣陈年艾叶如棉絮状,然后装填进精心选择的绣有“福”“平安”“莲花”等字样或图案的五彩绸缎锦包。倾听着“笃笃”捣艾绒的声音,这帮兴致浓浓的“小客人”也随师傅们一起,加入了体验制作艾香包的行列。
天河村以端午为契机,还为游人们准备了缝制艾绒被、制作艾条、感受艾灸等缤纷多彩的活动,让到此游览的各地游人都能品悟端午节里的艾文化。
本文由: 文存阅刊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
文存阅刊杂志社编辑部
2020/06/26